高密校区党政办公室:巾帼芳华勇担当,“她”力量赋能校区发展高密校区党政办充分发挥枢纽作用,6位女同志勇挑重担,以“她”力量助推校区发展。党政办围绕中心,做“参谋助手”。构建“一体两翼三层四面”思路,推动校区入选“高校院所助力潍坊发展十大事项”,促成校地政法合作、人才基地共建等,融合校园与地方文化。立足岗位,当“坚实后盾”。探索“六个一”机制,落实校院改革,制定12份文件,清单化管理24项任务;组织大...
索 琪:研教融合 匠心育人索琪,中共党员,博士,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、全国工程管理教指委MEM论文评审专家、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化工技术经济分会常务理事。索琪教授以教学科研为两翼,探索教学改革,把握学科前沿;以育人为本,助力学生成长。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、省部级课题9项、市厅级课题6项;发表CSSCI、SCI论文20余篇、出版专著2部;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项、市厅级科研奖励7项。...
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胶工程教研室:橡胶品格韧中刚,教育匠心育英才橡胶工程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24人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,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,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。教研室承担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14个班)、复合材料与工程(2个班)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中韩合作办学)(2个班)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高密校区)(4个班)等本科专业共计30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,2024年教研室人均教学工作量609学时。教研室下设...
丁军委:破技术壁垒解产业难题丁军委,化工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丁军委教授二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工作一线,完成了多项芳香族化学品绿色生产新工艺的开发,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二等奖各一项,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一项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,主持完成各类产业化项目及省部级基金项目30余项,总到位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,其中立项经费千万级项目2项,百万级项目10项。其主持研发的苯二胺及间苯二酚生产新工艺系列项目...
在学校全力推进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谋篇的关键时期,本次教代会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。作为经管学院代表,结合学科特色与发展实践,围绕学校六大提案方向,聚焦规划衔接与改革攻坚,提出以下建议:深化“十四五”评估,找准改革发力点。经管学院对标规划核心指标,取得三方面进展。第一,学科不断升级。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,工商管理学被评为C;获批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;新增金融科技“四新”专业。第二,师资持续...
“橡胶”是学校的立校根基和传统优势,而作为从事橡胶研究的科研人员,我深感责任与压力,对高分子学科充满期待。筑牢学科特色优势,升级“橡胶黄埔”内核。高分子人要坚持传承“吃苦耐劳、坚韧不拔,朴实无华、甘于奉献”的橡胶品格,不仅需要持续加强传统优势,如加强传统优势特色研究方向的持续发展,保持全国橡胶工程领域70%高级人才的培养优势,加强橡胶加工的理论与实践培训,推动绿色轮胎等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等;进一步...
省一流学科建设“811”项目承载着学校冲击A类学科、跻身国家“双一流”的历史重任,更是破解发展瓶颈、借势突围发展的战略支点,是我们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和必须把握的历史机遇。近年来,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但对照A类标准仍存国家级领军人才不足,国家科技奖、教学成果奖匮乏,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数量不足等突出短板。对学校而言,这既是重塑“中国橡胶工业黄埔”金字招牌的背水一战,更是牵引材料、化...
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。当前,学校正奋力冲击“双一流”学科,人才引育工作形势紧迫、任务艰巨,亟需大力创新人才引育机制。为此,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。立足学科,精准引进人才。紧密对接学校“十五五”学科建设规划,精准研判人才缺口。建议各学科点主动出击,精准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,并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。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(微电子学院)为例,可立足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...
当前,站在“十五五”规划起点,机遇与挑战并存,学科高峰建设已成为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面向“十五五”,学院将强化党的领导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以构筑机械工程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大学科高峰为原动力,坚持传统特色与新质发展相结合,坚持对外借势和内部挖潜相结合,坚持全员发动与精准发力相结合,坚持基础指标和标志成果相结合,坚持制度保障与绩效激励相结合,谱写学院“十五五”发展新篇章。...
“十四五”时期,高密校区在学校党委、行政的坚强领导下,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,不断提升办学层次,加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,高质量完成了“十四五”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。如何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,与时俱进、扬长补短,优化资源配置,应对风险,保障可持续发展,构建有助于校区健康发展的治理体系,高密校区从基层党建、人才才培养、合作发展...
编制好“十五五”规划,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、展现使命担当的直接体现,既是政治要求,也是行动纲领。我们要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,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。要精准锚定规划编制关键问题。一是明晰发展定位。我们要锚定“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区域发展、引领行业进步”战略定位,深刻把握“建设特色鲜明、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”在新时期的战略要求,立足办学特色,科学确定学校发展定位。二是聚焦发展目标。“十五五”期...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启幕的交汇点,研究生院将以此次教代会为契机,锚定“高水平大学建设”目标,让学科建设更有高度、人才培养更有温度、服务社会更有力度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奋进篇章。筑强学位点建设高地,夯实学科根基。“十五五”期间,全力推进学位点建设战略升级。以“攻坚破局、突围争先”的奋进姿态,力争2026年、2029年各新增2个博士点,重点突破人文社科类博士点,推动学科从“工科引领”...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体目标。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升综合竞争力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以数据融通打破职能割裂,以智能应用取代经验决策,以安全底座护航创新探索。学校构建“数智驱动、师生为本、敏捷高效”的新型治理范式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。夯实数据治理基础,构建现代化治理底座。进一步打造全校...
推动绿色低碳校园建设,既是职责所系,更是回应师生期盼的使命所在。我们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校园基础设施改造与日常服务,这是关乎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。暑期校园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中,我们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:两校区学生公寓改用新型环保涂料;楼宇翻新时,建筑垃圾破碎后用于填充路基;人行道旧砖重新利用等。绿色低碳能与工程质量、成本控制形成良性循环。日常运行里,低碳举措悄然落地:食堂更换电磁灶具、...
随着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重视,高校亟需探索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,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潜能。以具体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正契合这一需求:通过项目将学生带入科研实践,激发创新思维,同时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。设立具有挑战性且具实际价值的项目课题,引导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。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,在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。项目产出的作品、原...
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
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
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
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
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
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(西段)5188号
鲁ICP备05001948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
©2023 中国·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(股份)有限公司-官方网站